早前,《三山舊夢》在福州閩劇藝術傳承發(fā)展中心(原名福州閩劇院)演出,該劇以北宋福建籍詞人柳永科舉落第後客居福州的經(jīng)歷為脈絡,通過他與知州之子榮咨道、茶人蔡襄及歌伎夢清秋的交往,鋪開一幅北宋福州的市井畫卷。
該劇導演、福州閩劇藝術傳承發(fā)展中心副主任林穎受訪時表示︰「這是劇院建院以來首次創(chuàng)新嘗試互動式劇場演藝,既是『試水』,也是對年輕演員的『考核』。」她又說︰「舞臺上,演員以帶有當?shù)乜谝舻钠胀ㄔ拞埌组_場、串場,穿插婉轉動聽的閩劇小調,保留古樸的福州方言唱腔。讓閩劇不至於太過守舊,也不會丟了閩劇的根本。」不到70分鐘的演出,分三幕與3個場景,引得觀眾掌聲不斷。舞臺上,不同年齡段演員聯(lián)袂獻藝,這不僅是一場創(chuàng)新劇目的呈現(xiàn),更是閩劇傳承的縮影。老中青三代藝人齊聚一堂,更好地提升了年輕一輩演員及主創(chuàng)的表現(xiàn)力,這與閩劇傳承的「傳幫帶」模式不謀而合。
作為現(xiàn)存唯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和唸白的戲曲劇種,閩劇起源於明末,迄今已有四百多年歷史,在海內(nèi)外擁有眾多戲迷票友。如今,閩劇不斷推陳出新,吸引大批年輕人走進劇場。 ●中新社
評論成功,請等待管理員審核...

0 / 25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