少爺兵
對於一些獎項頒予某些對社會、對行業(yè)有貢獻的人,筆者的一位友人吉少(暱稱)卻形容這些獎項是「牛屎牌」,一文不值。但另一友人Sandy倒覺得任何獎項對某些人的言行是一種認可或鼓勵,認為縱使是彼此的思維不同,仍然可以同坐一枱聊天或者是和平相處,只要大家對一些敏感話題避免爭拗。而事實上,面對思想偏激者,很多事情往往是有理說不清。
Sandy認為,每個人言行舉止的差異,都源於其個人的想法,正所謂︰「一樣米養(yǎng)百樣人?!蛊鋵崳琒andy是一位樂觀、誠實的人,可與不同性格的人做朋友。不過朋友之間最好有多一份包容,少一些誤會,如果跟友人不熟絡(luò),那只能是「話不投機半句多」了。至於涉及吉少的種種評價,筆者在此不予置評。
除此之外,Sandy又好開心地說︰「我剛到英國探親時,巧遇上內(nèi)地的『浙江小百花越劇團』於彼邦演出,我即和同樣對戲曲有興趣的友人一齊去觀看。還記得十年前左右,我與幾位朋友跟旅行團到歐洲旅遊,也是巧遇京劇大師梅蘭芳先生的兒子梅葆玖率領(lǐng)弟子們在維也納的大劇院演唱京劇《梨花頌》,廣東話有一句俗語:『啱啱遇著剛剛』。當(dāng)時導(dǎo)遊非常貼心地代我們購票,令我極之開心。」Sandy認為,對於這次英國之行的奇遇事件,一切都是巧合。多次欣賞戲曲的經(jīng)歷,使她更認同祖父的說法——寫出戲曲的填詞人都有頗深的文學(xué)造詣,因為歌詞能直擊人心。
她又說︰「一曲《梨花頌》不僅有梅派傳人的經(jīng)典演繹,更迷倒無數(shù)觀眾,該作品一直傳唱至今,也有不少跨界歌手翻唱,令人印象深刻?!谷欢瑢andy來說,令她印象最深刻的還是維也納的「巧遇」。
Sandy覺得,很多事情就像聽歌一樣,每個人的感受都不相同。能否引起共鳴,關(guān)鍵在於歌詞有沒有觸動聽者自己的經(jīng)歷。

0 / 25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