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樣有著重視教育和升學的文化,新加坡對上述問題的應對方式或許能提供一些「解題」思路?;ㄅ吭谛录悠鹿ぷ魃盍?0年,是一名小學教師,接觸過許多當?shù)氐膶W齡兒童家庭,她的孩子也在新加坡育兒、教育體系中出生成長。她認為,育兒的各個環(huán)節(jié)需要以家庭為主體來承擔,但這並不意味著家庭要獨自面對所有壓力,社會與國家也應主動發(fā)揮支撐作用,為每個家庭提供切實可行的幫助,「比方給他們足夠的年假和靈活的休假制度,然後整體社會來共同承擔成本」。

職工年假有商量 可與學校同步

新加坡的學制與中國內地不同,每學年(1月1日至12月31日)分為四個學段,每學段10周,中間由假期分割:3月、9月各一個1周假期,6月、12月各一個兩周假期。每段假期都不過長,減輕了家長假期育兒的壓力。同時,企業(yè)職工有比較充足的年假和靈活的休假制度。花女士介紹,出於一種全社會的默契,企業(yè)和職工家長們通常都會提前商議好,在學校假期時安排年假,其餘職工可以錯開休假、分擔工作,保證企業(yè)和社會的運轉。

全社會育兒友好 設施制度支持

以6月和12月兩個較長的假期來說,許多家庭首先會帶孩子出遊一段時間,剩餘時間,有的家庭選擇請長輩或女傭照顧孩子,有的則送去學生託管中心,也有一些選擇才藝特長班等,這些做法則和中國家庭看起來大致相似?!肝艺J為新加坡是對育兒比較友好的社會,從豐富的公共設施,到整個社會的制度和觀念,都很支持和重視育兒和教育?!够ㄅ勘硎?,新加坡的育兒環(huán)境在過去數(shù)十年裏還不斷進步,例如增加男性育兒假、實行更加靈活的辦公制度等,但無論在哪個國家,育兒都是一個複雜而長期的問題,需要社會、政府和家庭共同投入,共同營造更好的環(huán)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