●識於青海湖畔的小寧波車,成年後在塔爾寺為筆者祈福。 作者供圖

鄧達智

近數(shù)年到「西域」旅遊非常紅火,新疆當然是響噹噹的目的地,佔地頗廣的大省青海受歡迎程度亦不低。

去過青海兩次。首次應為1997年香港回歸之後,某傳媒機構(gòu)邀請,目的地:青海湖、西寧市、塔爾寺。

印象非常深刻,西寧市回民眾多,我們被安排到好幾家著名回族菜館,品嘗跟粵菜完全不一樣的回民菜。

那裏傳統(tǒng)房屋為漢族建築變奏,襯在清靜優(yōu)雅的氛圍令我想起西安唐朝古清真寺。菜館侍應亦為回民,男孩女孩們膚色白皙紅粉緋緋,輪廓五官突出,非常好看。

當時探訪黃教聖地塔爾寺,異域風情非常綿密,藏族衣裝打扮仍保持傳統(tǒng)特色,作為一名服裝設(shè)計師,滿眼新鮮點子,被激起了自己的創(chuàng)意設(shè)計血液,手持相機不斷拍照,相信當時自己雙眼肯定發(fā)出興奮的閃爍光芒。雖然不太熟悉,但明顯在塔爾寺所見的藏族服飾,跟西藏所見並不一樣,不論男女都喜歡穿上白色襯衫,配以深色尤其硃砂紅色袍子、褲子,或?qū)挻髠闳埂m斏厦弊?,頸項飾品多串不同物料包括藍色石頭、孔雀石、珊瑚、蜜蠟、銀器等,鏈子層層疊疊非常好看。

那次的重點體驗與最大驚艷,發(fā)生在青海湖畔。導遊帶領(lǐng)我們幾人沿湖遊逛,遠遠看到3名穿著硃砂紅色僧袍的喇嘛,安坐藍天綠草無邊湖畔,那風景之印象深刻,至今難忘。上前細看,一位中年、一位大概十五六歲少年,另一位是歲數(shù)較小的少年。道明來意,不但大方讓我們拍照,少年喇嘛跟中年那位靜語幾句,更由他用普通話邀請我們到旁邊的牧民帳篷喝酥油茶。

進入帳幕後,少年喇嘛坐中間由比較珍貴的地毯墊高位置,然後示意筆者坐他一旁;感覺他的地位不比平常,中年喇嘛開腔:他自己是導師,少年是附近山區(qū)寺院地位最高的名叫隆多的寧波車,年紀更小的少年是他的隨從,協(xié)助料理諸事。如是者,喝完一杯又一杯味道其實頗佳的酥油茶,也談?wù)摿撕芏嘁庀氩坏降脑掝},有關(guān)宗教、習俗等等事宜。

時候不早互道珍重,少年寧波車跟我交換了地址及電郵,一再說道:一定要再回來探望,一定要再回來……

過了好幾年,時為2010年,終於「扚起心肝」再次回到青海探望;那次的印象亦很深刻,佩服寧波車歲數(shù)很小已被選出作繼任人,在四野無人孤獨無邊的寺院成長;再見,已是成人的他,繼續(xù)承擔使命鎮(zhèn)守宗教寶地。